1、铁皮石斛读:tiě pí shí hú。铁皮石斛,生于海拔达1600米的山地半阴湿的岩石上。主要分布于中国安徽、浙江、福建等地。其茎入药,属补益药中的补阴药:益胃生津,滋阴清热。
2、铁皮石斛读音:tiě pí shí hú。铁皮石斛,茎直立,圆柱形,长9-35厘米,厚2-4毫米,不分枝,分节;叶2行,纸质,长圆状披针形,边缘和肋骨通常浅紫色。总状花序通常从每年落叶的老茎的上部发出。
3、石斛粤语读音:[sek6 hug6]石斛[ shí hú ]:多年生草本植物,生在高山的岩石上或树上,茎多节,绿褐色,叶子披针形,花白色,花瓣的顶端淡紫色。石拼音:shí 、dàn 释义:石shí(ㄕˊ)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:石破天惊(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)。指石刻:金石。
4、“斛”字的两种读音“hú”和“hù”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和解释。在中药名中,“斛”读作“hú”,表示石斛这种中药;而在计量单位中,“斛”读作“hù”,表示一种容量单位。“斛”作为计量单位的具体含义 “斛”作为计量单位早在古代就已经存在,是一种容量单位,用于测量液体体积。
5、石斛读:shí hú。石斛,又名仙斛兰韵、不死草、还魂草、紫萦仙株、吊兰、林兰、禁生、金钗花等。茎直立,肉质状肥厚,稍扁的圆柱形,长10~60厘米,粗达3厘米。石斛花姿优雅,玲珑可爱,花色鲜艳,气味芳香,被喻为“四大观赏洋花”之一。
铁皮石斛读:tiě pí shí hú。铁皮石斛,生于海拔达1600米的山地半阴湿的岩石上。主要分布于中国安徽、浙江、福建等地。其茎入药,属补益药中的补阴药:益胃生津,滋阴清热。
今天小编就说说普通话粤语闽南话石斛的读法;铁tiě皮pí石shí斛hú铁皮石斛学名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茎直立,圆柱形,长935厘米,粗24毫米,不分枝,具多节叶二列,纸质,长圆状披针形,边缘和中肋常带淡紫色总状花序。
石斛的白话读法为sek6 hug6。石斛的定义 石斛,拼音为shí hú。石斛是一种附生植物,属于兰科,石斛属。石斛的茎秆细长,肉质,呈圆柱形或扁圆形,直径约1-2厘米,长度可达30-100厘米。叶片较小,互生,呈线形或披针形。花朵较小,呈漏斗形,花色有白色、黄色、紫色等。
综上可知,“斛”这个字有两种读音:一种是“hú”,表示石斛这种中药;另一种是“hù”,表示一种容量单位。而石斛本身作为一种中草药,具有清热解毒、生津止渴、滋润肺燥等功效,是非常常见的中草药之一,在现代的保健食品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。
石斛 shí hú 植物名。兰科石斛属,多年生常绿草本。根密生须状气根,质硬。茎高十至二十公分,肉质多浆,绿色。叶互生,呈广线或披针形,脉平行。夏日,茎上开白色或淡红色花。可供观赏或入药。
问题六:石斛“”这个字怎么读 [shí hú] 石斛(兰科石斛属植物)石斛,又名仙斛兰韵、不死草、还魂草、紫萦仙株、吊兰、林兰、禁生、金钗花等。茎直立,肉质状肥厚,稍扁的圆柱形,长10~60厘米,粗达3厘米。药用植物,性味甘淡微咸,寒,归胃、肾,肺经。益胃生津,滋阴清热。
铁皮石斛读:tiě pí shí hú。铁皮石斛,生于海拔达1600米的山地半阴湿的岩石上。主要分布于中国安徽、浙江、福建等地。其茎入药,属补益药中的补阴药:益胃生津,滋阴清热。
石斛是“shí hú”。“石斛”由两个音节组成。第一个音节“石”拼音为“shí”,声调为第一声,表示声调上升;第二个音节“斛”拼音为“hú”,声调为第二声,表示声调上升然后下降。需要注意的是,“斛”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,它主要出现在一些古老的文献或特定的语境中。
石斛的“石”字读音为“shí”,这个发音相对简单明了,与常见的汉字“石头”中的“石”字发音相同。 “斛”字的发音为“hú”,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汉字,常出现在一些特定的词汇中。在现代汉语中,这个字的发音不太常见,但在石斛这一词汇中需要正确发出。
1、综上可知,“斛”这个字有两种读音:一种是“hú”,表示石斛这种中药;另一种是“hù”,表示一种容量单位。而石斛本身作为一种中草药,具有清热解毒、生津止渴、滋润肺燥等功效,是非常常见的中草药之一,在现代的保健食品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。
2、斛〔斛〕 拼音:h ←←(音:胡、狐) 粤语拼音:huk9 ←←(音:酷、觳、槲) 部首:斗 剩余笔画:7 Unicode:659B 仓颉码:NBYJ [英文解释] N. a measuring tool [解释] 古代量器名。方形,口小,底大,容量本为十斗,后改为五斗。
3、石斛的“斛”字的读音是:【hú】。斛【hú】:释义:〈名〉(形声。从斗,角声。本义:古量器名,也是容量单位,十斗为一斛)同本义 。如:斛斗(斛与斗。皆粮食量器名);斛子(粮食量具);斛槛(粮食量具)[量]∶多用于粮食 如:十斗曰斛。——《仪礼》比喻物之小 。
1、石斛的拼音是shí hú。读音:shí hú。释义:植物名。兰科石斛属,多年生常绿草本。根密生须状气根,质硬。茎高十至二十公分,肉质多浆,绿色。叶互生,呈广线或披针形,脉平行。夏日,茎上开白色或淡红色花。
2、石斛粤语读音:[sek6 hug6]石斛[ shí hú ]:多年生草本植物,生在高山的岩石上或树上,茎多节,绿褐色,叶子披针形,花白色,花瓣的顶端淡紫色。石拼音:shí 、dàn 释义:石shí(ㄕˊ)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:石破天惊(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)。指石刻:金石。
3、石斛【读音】:shí hú 石斛,又名仙斛兰韵、不死草、还魂草、紫萦仙株、吊兰、林兰、禁生、金钗花等。茎直立,肉质状肥厚,稍扁的圆柱形,长10~60厘米,粗达3厘米。药用植物,性味甘淡微咸,寒,归胃、肾,肺经。益胃生津,滋阴清热。
4、霍山石斛读作“huò shān shí hú”。霍山石斛是一种中药材,属于兰科石斛属,原产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,目前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等地。它不仅以其美丽的花朵闻名,更因其丰富的药用价值而受到人们的青睐。
5、石斛拼音读法[shí hú] 。释义:多年生草本植物。茎多节,绿褐色,开白花,花瓣的顶端呈淡紫色。茎可入药。宋姚宽 《西溪丛语》卷下:石斛出 始兴六安 山傍石上。盛弘之 《荆州记》云:隋郡永玉县有泷石山 ,山上多石斛,精好如金环。
6、石斛的拼音读作shí hú。“石”:读作shí,表示一种坚硬的物质,常用来指代石头或坚固的东西。“斛”:读作hú,是古代的一种量器,形状方形,口小底大,后来也用作容量单位。在石斛这个词中,“斛”并不表示量器的意思,而是石斛这种植物的名称的一部分。